一副老花镜是如何从30元卖到200元的?
中老年消费群体一直是我们二类电商关注的市场,伴随50、60后老年人进入市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供给侧存在巨大的改造升级机会,有做出爆品的可能。
之前就有商家销售的老花镜就成功‘爆量’,并且售卖的价格不菲,那么一副老花镜是怎么从30元卖到200元的?
一老花镜趋势
为什么不是其他产品,而是老花镜,这是有原因的。在所有眼镜品类中老花镜占比最低,甚至远远低于隐形眼镜的占比,单独看存在已久的线下眼镜店,老花镜同样存在感极低,并不是商家关注的重点。
但其实老花镜在广大中老年群体中属于刚性需求,可以触及的老年群体非常广阔。
对许多老人而言,老花镜尽管是刚需,但使用场景其实并不多,仅仅在读书、看报等近距离视物时才有需要,这导致他们对老花镜并不够重视,同时看远时需要摘掉老花镜,频繁摘带也降低了老人的使用欲望。
但由于二类电商的出现,刷到老花镜广告会频繁提醒中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得他们对老花镜的接受程度大大的提高。
因此,二类电商为这部分人群购买老花镜提供了极大便利,既可以清晰的看到价格和功能介绍,还有多种款式可以选择,也有客服可以咨询,比起过去在杂货店甚至地摊随便买一副老花镜已经好了许多。二为何成为爆
在一般印象里,老花镜就是一个毫不起眼的20元地摊货,价格便宜,市场散乱,缺乏想象空间。那为什么一副老花镜卖200元能成为爆款?
1、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老花镜的主流价格段正在向100元档上移,而且200、300元的老花镜也有越来越多人购买。
2、目前老花镜市场整体以平价品牌为主,但中端价格区间却存在明显的市场空白,几乎没有对应的产品。这表明在老花镜市场,低价产品占据主流,中高端市场还存在较大的机会。
3、消费者在购买老花镜时,并不仅仅只是追求低价,所以不是越低价的产品越受欢迎,消费者对老花镜的认知在改变,更愿意为更高品质的产品付费。 4、老花镜的消费升级还在刚刚起步阶段,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能力强、生活品味高的60后、70后加入老花人群,他们对老花镜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品质化。
5、老花镜除了中老年人自己买,还有一种情况是年轻一代也开始关注父母的老花问题,他们为了父母一般会购买比较高品质高价格的物品,原因一是为了面子,二是为了父母的使用体验良好。三产品细分
1、功能细分
一个产业的迭代和焕新,背后必然离不开技术层面的迭代升级。前面也提到,近视老花人群增多,人们的需求观念转变,这些都对老花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从追求简单的视力矫正和低价产品转变为重视眼镜的品质、功能和舒适性。
在老花镜领域,老花镜的功能同样在加速升级,这也是它为什么可以卖得越来越贵的原因。
从最初只能看远的单光老花镜,到能解决看远看近两种需求,但存在明显分界线的双光老花镜,再到如今能够清晰看到所有距离的渐进多焦点镜片,镜片层面的技术升级,解决了消费者看远看近的双重问题,也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场景,让老花镜成为一种更加刚需和高频的定制化产品。2、趋势细分
除了功能层面的迭代和升级,老花镜的细分趋势也越发明显。首先是功能和材质层面的细分。除了基本的矫正视力,不少老花镜在功能层面还附加了缓解疲劳、防蓝光、便携、时尚、超轻、耐摔、折叠等多种功能,镜片材质上则分为玻璃、树脂、镀膜等,镜架材质上则分为钛架不锈钢、合金等等。
3、人群细分
过去,老花镜大多不分性别,许多老人往往与老伴共用一副,但现在,许多老花镜,基本都区分男款、女款和通用款,男款更偏严肃和正经,女款则更注重活泼和时尚。
4、场景细分
由于渐进多焦点镜片价格较贵,目前市场主流老花镜仍然以单光和双光类老花镜为主,不适合长时段佩戴。不少老花镜品牌针对用户的需求和不同使用场景,对产品进行了细分,包含读书看报、办公、开车、送礼等不同场景。 “睡不好”和“看不清”都是持续影响老人30年+的强感知痛点,在有持续强需求和强支付意愿的情况下,二类电商市场对老花镜细分自然成为了爆款。
老年人群已经开始变化,在鞋服、化妆品等领域都在进行消费升级,希望各位商家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