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下百科的定义:跨境支付(cross-border payment)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因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其他方面所发生的国际间债权债务,借助一定的结算工具和支付系统实现的资金跨国和跨地区转移的行为。
大家是不是一下看懵了,我帮大家解读下。任何事物都会为了一个原因而存在。
那跨境支付是在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呢?其实就是
交易主体(个人/企业)在不同需求场景下(贸易采购、服务旅游、投资留学等等),给另一方(通常是另一个国家的个人/企业)付钱(涉及货币汇兑和资金清偿)的问题
EG:去泰国旅游,我付人民币,商户怎么接收成泰铢,钱货两清。
大家不妨想象几个应用场景,看看这道选择题你怎么选最便捷?
一、作为一个菲佣,你因为家庭生计问题,飞去了香港给当地的有钱人做佣人。每个月挣个6000港币。每月扣除自己的生活费2000港币,省吃俭用,想把剩下的4000港币寄给远在马尼拉(菲律宾首都)的父母孩子。你有哪些选择呢?
①去银行排队,把钱存进户口,告诉银行工作人员,你想寄给菲律宾老家的家人
②听一起打工的朋友说,有中介专门收港币,能当天就帮付到当地的家人手中
③身边有同为菲佣的朋友经常推荐去速汇金网点,填个单子存钱,告诉家人取钱的号码就能在老家附近去取钱
④看到路边的广告推出了Alipay HK。动动手指就能在手机上转账啦
⑤反正也临近过节放假了,直接带着钱飞回去就好,在机场找个exchange house换个钱就能亲手交给家人
相信最为新世纪的人类,大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选择选项4。因为这最符合懒人定律了。
二、作为一个出口贸易公司的老板,自家工厂制的手套销量越来越好。每年美国客户那边都有几万件的订单下单,但怎么收钱呢?
①去银行开通企业账户,然后告诉美国客户直接跨境汇款到自己刚开的企业账户
②美国客户办理了汇票,通知过来,让我们发货,凭发货单就可以去银行兑成钱
③熟人推荐了Payoneer,申请个账号,让客户打到P卡账户就行
④美国客户特别新潮,直接问能不能比特币支付,让自个儿申请个钱包地址
看着各种花样操作方式,还是选择了信任银行,办个外币账户,直接让美国客户打款了。
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说,各种跨境支付的手段层出不穷,使用体验也越来越好,大家不会好奇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吗?
跨境支付的两大核心痛点
在中国国内,人们已经非常熟悉支付宝和微信了,谁能想象10年前,大家还在银行排队取现的场景呢?国内支付从最开始的粮票、现钞、存折、银行卡,再到现在的移动X宝支付,甚至是未来已来的刷脸支付,声控指纹支付等等,国内支付方式的发展越来越高科技化,也越来越像我们想象中2030年的时代场景。
就在国内支付高科技化竖向发展的同时,跨境支付行业也在不断变迁和横向发展。各个国家的清算体系不断优化,从银行的汇票、信用证、Paypal再到企业虚拟信用卡,甚至是处在风口的区块链Ripple协议等等,看似好像也在往高端化发展,其实更偏向把全球化带的更加深入,让每个国家都处在可触及的支付网络范围内。
(一)解决多种货币的汇兑问题
与国内支付只有一个标价货币RMB不同,跨国境的支付必然涉及到不同的标价/结算货币,在如今大部分国家施行浮动汇率制的情况下,既有汇兑限制、又有汇率风险,而这也是跨境支付最最核心的一个区分要素。作为小白进入跨境支付行业的时候,必然需要了解熟悉外汇相关知识。
(二)解决不同区域支付清算水平不一的问题
支付行业全球化横向发展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现实的阻碍。虽说全世界而言,有SWIFT这样的全球清算网络和规则,但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清算系统和网络。CHAPS、CIPS、BACS、SEPA等等词汇可能现在的你还不熟悉,但会在之后的文章中越来越熟悉。中国有自己的清算体系,也是借鉴欧美而来。而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完善自己的清算体系,更不说非洲、中东等地区正在构建自己的清算系统。因此,每个国家/地区的支付清算系统和规则水平差异很大。在全球化发展的近代,虽然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还是遇到了协调不一带来的各种物理/认知上的统一困难。
跨境支付的发展维度
在阐述跨境支付在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其实大家可以发现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给大家制作了脑图:(按照交易主体区分)

大家可以看到,不管是哪种维度下的问题解决,基本都会涉及银行。简单地理解就是因为大家(个人/企业)都把钱存在了银行,因此所有涉及资金调拨地业务,都逃不开银行的手。而支付宝声称“银行不变革,就把银行变革了”,就说明银行的服务还是存在很多不方便之处,正是这些不方便之处,才早就了金融科技来补位甚至替换的空间。在跨境支付领域,最火的新词“金融科技”也在不断影响着各个业务细节,润物细无声地重构着跨境支付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