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大赛(第19季)丨殷贤华:“白毛猪儿家家有”-头条版本大全
“白毛猪儿家家有”
文/殷贤华
在我们荣昌农村,有一句俗语叫“白毛猪儿家家有”,说的是白毛猪儿是农户家标配,随处可见,没有喂过猪的农户极少极少。大家口中的“白毛猪儿”,大名叫荣昌猪,以原产荣昌而命名,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地方猪种之一。
小时候,我家每年都会喂养一头白毛猪儿。因为家里穷,住房窄,我和猪儿同居一室了好多年。虽然是同居,但也一分为二:猪儿睡的是宽大的石板,我睡的是小小的竹板床。我听惯了猪儿打呼噜,猪儿听惯了我说梦话。荣昌猪外形其实相当独特可爱,全身雪白,唯有两眼周围及头部有大小不等的黑斑,素有“熊猫猪”的美誉。我和猪儿常常目光对视,我们建立了自然而淳朴的感情。小时候,我是妈妈最大的希望,而猪儿是我唯一的希望,因为我和弟弟妹妹读书的所有费用,全靠妈妈养猪的收入。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总是梦见妈妈在市场卖猪,给我钱缴学费。
小时候,要吃上鱼很容易。因为我家门前就是小河,属于“小桥流水人家”。我们采用网拦、垂钓等方式,把很多鱼都请上了岸。我吃鱼吃得皮肤都差点长鱼鳞片了。但那时候要吃上一回猪肉却很难。在那个吃饭都仅能吃个五分饱的岁月,只有生日、清明、春节或家里来了重要的亲戚,妈妈才会到街上买回一两斤猪肉。小时候,因为猪肉吃得太少太少,所以才对猪肉特别向往,所以才让猪肉特别是肥肉在心里和胃里扎下了根,成了一生中最离不开的肉类主食。荣昌猪肉为啥这么好吃?畜牧专家告诉我,荣昌猪肉的肌间脂肪等肉质指标突出,是经典川菜“回锅肉”的最佳食材,是全国首个同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双认证”产品,并获得过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全国食鲜猪肉奖和全国营养猪肉奖。总之一句话:好吃没话说!
在我们乡村,过年的时候,杀猪是很有讲究的。杀年猪,已经成为我们这里的乡村习俗,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老人们说,年猪杀得好,也就是说一刀致命,猪血流得多,这就预示着来年大吉大利。像我肯定是不相信这些东西的。但碰巧的是,有一年我家杀年猪,屠夫因为头天打麻将打得太晚,精力差了些,所以在刀捅进猪喉的时候,猪儿奋力爬起来,绕着我家的大坝子跑了三圈才停下来。结果我们连一滴猪血都没有接住,一筷子“血旺”都没有吃到。过了年,我因生重病住进了医院,瘦了整整十斤肉。妈妈买了很多营养品给我吃,还买了十斤猪肉指给我看,心疼地说:“儿啊,你瘦了这么一大堆肉,要吃多少营养品才补得回呀。”虽然我觉得妈妈把我和猪肉相提并论很不雅,但妈妈那种爱子之情是足以令我幸福一生的。后来,妈妈总是埋怨那头绕着大坝子跑了三圈的猪儿。其实,这跟那头猪有什么关系呢?我想那头猪儿若是地下有知,也会委屈得猪泪纵横的。
后来参加工作,才慢慢知晓,原来一直陪着我们慢慢长大(当然,每头猪只有一年的时光陪伴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荣昌猪,已有400多年的繁育历史。素有“好看、好吃、好养”的美誉,其体型中等,全身白色,眼部有黑斑,以其肉质好、耐粗饲、鬃白质好、毛色优良、适应性强、杂交配合力好、遗传性能稳定、瘦肉率较高等优良特性而驰名中外!
我抽空跑了趟档案局。我查询到,清光绪十年(1884年)编修的《荣昌县志》中,以诗“健如刚鬃色如银,乌鬼乌金谩比伦,自是太平多瑞物,糟糠风味亦嘉珍”,记录了荣昌猪的珍贵。1957年,荣昌猪被载入英国出版的《世界家畜品种及名种辞典》,成为国际公认的宝贵猪种资源。2023年,荣昌猪被选为全国十大优异畜禽遗传资源之一。
想起小时候我与猪儿的同居一室,想起我和猪儿默默地目光对视,我不禁哑然失笑。我对荣昌猪的敬仰油然而生,我为家乡的荣昌猪而骄傲自豪!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版面欣赏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