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初三时800米倒数第一,如今是跑得最快的院士(施一公水平怎样)
他或是国内所有教授级别以上学术大咖中跑得最快的,也是所有跑步爱好者中不多的院士之一,他就是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近日在无锡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中,53岁的他以1小时38分完成了半马比赛,堪称专业级别。

5年前,他和陈十一、潘建伟等院士共同创办西湖大学,目标是赶超清华,这样的远大目标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但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顶尖科学家,却将清华大学重视体育锻炼特别是跑步的传统保留了下来。
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如今的跑步健将在初中时曾跑步了倒数第一的成绩。施一公回忆说,初三那年参加校运会,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1500米长跑,没想到结果是倒数第一。

生性好强的施一公坐不住了,从此开始练习跑步,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他800米跑的成绩达到了2分20秒,这样一发不可收,从800米到1500米,再到3000米,这些中长跑项目竟然都成了他的强项,更让人他惊讶的是,他的学业成绩也突飞猛进,1985年被顺利保送到清华大学恢复生物系的首届本科生之一。
进了清华后,由于不是专业运动员,施一公的长跑优势并没有得到用武之地,他便转练竞走,专攻5000米、1万米,在清华校运动会上创下的竞走项目的纪录,这一纪录多年后才被打破。

施一公1990年前往美国深造,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后来又担任清华副校长,他加入了清华的马拉松跑步团。2017年的一篇报道说,只要条件允许,他就在校内跑上几公里,平均每周要跑二三十公里。

2018年4月,担任西湖大学校长后,他便成立了西湖大学跑团,当起了“团长”。而4个月后的8月26日,西湖大学博士开学典礼当天,清晨5点施一公先带着几位同事在西湖边跑了11公里,然后参加开学典礼并演讲,他还邀请博士生加入到晨跑队伍中。
2019年11月参加了杭州马拉松半程项目,最终跑出了1小时51分45秒的成绩;2019年12月8日,施一公用1小时39分钟20秒,完成广州马拉松半马。

如今,长跑已经成了施一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位顶尖生物学家从科学的角度告诉人们,跑步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每两天跑一次,工作效率可以提高10%至20%,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是一本万利的好事情。
写到这里,作为“大树成长营”的小编,也有了跑步的冲动,你呢?